来源:互联网
2023-06-15 17:41:52
中国鲍养殖产业经历了主要几个发展阶段,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前的孕育阶段,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起步阶段和二十一世纪最初十年的发展阶段,目前中国鲍养殖产业正在进入成熟阶段。在这期间,技术进步和产业化生产式中国鲍养殖产业发展的关键。
随着国家水产养殖保护工作的不断深入以及未来环保政策的持续严紧,我国普通水产养殖面积基本保持稳定。在水产品产量增速放缓以及养殖面积稳定的背景下,我国水产养殖行业已由过去“高速发展”时期进入提质增效的“稳定发展”阶段,而鲍鱼等关键特殊水产品因较高的养殖要求仍存在较大的需求增长空间且整体价格和利润水平较高,整体水产政策持续提升质量背景下鲍鱼产业将持续扩张。
(资料图片)
2023年中国鲍鱼行业市场全面分析
30多年来,我国的鲍鱼养殖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我国已发展成为世界第一鲍鱼养殖大国,年产量超20万吨,占世界鲍鱼养殖总产量的90%以上。“南北转场”鲍鱼养殖模式不仅缩短了鲍鱼养殖周期,而且提升了养殖效益。通过科研攻关培育出高产、抗逆、优质的新品种鲍鱼,更是推动了鲍鱼产业提质增效和转型升级。近几年站上风口的预制菜产业也为鲍鱼产业的发展注入新动能,让鲍鱼这一海味珍馐从高端餐饮渠道“游”向寻常百姓餐桌。
随着国家水产养殖保护工作的不断深入以及未来环保政策的持续严紧,我国普通水产养殖面积基本保持稳定。在水产品产量增速放缓以及养殖面积稳定的背景下,我国水产养殖行业已由过去“高速发展”时期进入提质增效的“稳定发展”阶段,而鲍鱼等关键特殊水产品因较高的养殖要求仍存在较大的需求增长空间且整体价格和利润水平较高,整体水产政策持续提升质量背景下鲍鱼产业将持续扩张。
由于鲍鱼的经济价值很高,各产鲍国十分重视鲍鱼的人工育苗和养殖,如今超过95%的鲍鱼供应来自于水产养殖业。鲍鱼鲜品可食部分蛋白质24%、脂肪0.44%;干品含蛋白质40%、糖元33.7%、脂肪0.9%以及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是一种对人体非常有利的高蛋白、低脂肪食物。鲍鱼因富含谷氨酸,味道非常鲜美。世界上鲍鱼主要产地有中国、韩国、日本、美国、澳大利亚、墨西哥、南非等国家,其中主要养殖国家为中国、韩国和南非。
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已稳居世界第一渔业大国,养殖水产品占到全世界养殖产量的60%以上。海洋渔业也探索出了一条产业发展与生态环保相结合、绿色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之路。海上养殖平台负责人 林才喜:截至目前,投放了15300空方的人工鱼礁,主要是为了修复海洋生态,优化海洋环境。给鱼、虾、藻、贝、参等提供了立体生态基地。今年我们已经投放了10万尾鱼苗,预计年底将产出300万斤的渔货,价值将达到9000万左右。
据中研产业研究院《2022-2027年中国鲍鱼行业市场全面分析及发展趋势调研报告》分析:
鲍俗称“鲍鱼”,属软体动物门腹足纲,原始腹足目,鲍鱼科。它身体一面是平滑的肉,背的一面有壳。因其壳向右旋,扁平如耳状,又被称为“海洋的耳朵”。鲍鱼是传统名贵食材,经济价值高,随着人工育苗和养殖技术的发展,现今超过95%的鲍鱼供应来自水产养殖业。全球主要鲍鱼养殖国家中,中国是最大的鲍鱼养殖国之一,鲍鱼海水养殖面积总体呈现增长态势。鲍鱼是中国传统珍贵食材,其鲜味浓郁,肉质细嫩,位列八大海珍之一,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鲜品鲍可食部分蛋白质含量达24%、脂肪含量仅为0.44%,干品鲍蛋白质含量更高达40%、脂肪仅为0.9%。此外,鲍还含有多种人体必需的维生素和微量元素。
鲍鱼广泛分布于世界各海域中,已发现的约有100余种。我国海域养殖的鲍鱼以皱纹盘鲍为主,原产于黄渤海区、朝鲜半岛沿岸和日本北部海域。我国的鲍鱼人工养殖研究开始于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杂色鲍和皱纹盘鲍人工育苗相继取得成功,同时开展了养殖实验,80年代中期在我国大连开始皱纹盘鲍小规模商业化养殖。养殖鲍鱼对水温、水质及海域环境都有着极为严苛的要求。为提高养殖成活率,拓展养殖空间,连江通过采取“南鲍北养”的鲍鱼养殖方式,即每年夏天之前用活水运输船将鲍鱼运送至山东荣成避暑,11月份,再运回到家乡海域过冬。
我国虽然是第一产鲍大国,但由于养殖鲍种长期自繁自育导致近交严重,出现了个体小型化、抗逆能力弱、生产性能低等种质退化现象。同时,由于缺乏大规格鲍鱼品种,每年还要从国外购买大规格精品鲍。厦门大学教授柯才焕和其贝类遗传育种科研团队认为,鲍鱼只有培育出高产、抗逆、优质的新品种,才能提升我国鲍鱼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如今,厦门大学贝类遗传育种团队经过二十余年的积累,已汇集并构建国内最完善的鲍种质资源库,涉及杂色鲍、皱纹盘鲍等多个主养品种,采用杂交育种技术先后培育出“东优1号”杂色鲍、西盘鲍和绿盘鲍三个国家级鲍鱼新品种。
想要了解更多鲍鱼行业详情分析,可以点击查看中研普华研究报告《2022-2027年中国鲍鱼行业市场全面分析及发展趋势调研报告》。报告对国内外鲍鱼行业的供给与需求状况、相关行业的发展状况、市场消费变化等进行了分析。重点研究了主要鲍鱼品牌的发展状况,以及未来中国鲍鱼行业将面临的机遇以及企业的应对策略。报告还分析了鲍鱼市场的竞争格局,行业的发展动向,并对行业相关政策进行了介绍和政策趋向研判。
关键词: